点燃科学火种 筑梦未来之星

2025-04-22

"同学们,现在你们是更喜欢数学,还是更讨厌数学呢?"随着马乾凯教授抛出的第一个问题,421日的沈阳市广全学校报告厅瞬间沸腾。这场由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与沈阳市科协联袂打造的科普盛宴,以独特魅力开启了一场思维风暴。

1.jpg

当数学遇上诗韵:创新课堂颠覆认知

马乾凯教授——这位集北师大博士后、省政府智库专家于一身的数学大咖,用三道趣味数学题叩开了孩子们的心门。在《古建筑中的几何密码》环节,四年级的王梓涵同学惊喜发现:"原来故宫窗棂的套方花纹里藏着22个正方形!"通过"局部-整体双循环"分析法,抽象数学概念化作看得见的艺术之美。

2.jpg

在《全异数的奥秘》探索中,孩子们化身数字侦探。当屏幕上跳出"最大数9876543012,最小数1023456798"的答案时,整个会场爆发出惊叹。这种将数论与逻辑推理深度融合的教学,让数学不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一场智力的狂欢。

3.jpg


五育融通:在数学中遇见人生哲学

"25厘米木条截成整数段能组成多少种三角形?"这个看似简单的题目,在"人生哪能多如意,凡事只求半称心"的诗意解读中升华。学生们通过动手实践懂得:正如三角形需要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人生也需要平衡与取舍的智慧。

在停车场车位编号的思维挑战中,2024号车位的坐标推算(第45行第20列)让学生们体验到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魔力。而"骑行速度与时间"的题目,更让数学回归生活本质,培养孩子们用数学思维优化决策的能力。

4.jpg


科学家精神照亮成长之路

当讲座进入华罗庚"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的归国故事,当邓稼先埋名戈壁28年的影像浮现,报告厅陷入庄严的静默。马教授用六个维度诠释科学家精神,特别强调:"真正的科学创新,永远生长在祖国需要的土壤里。"

5.jpg


思维蜕变:从"讨厌""真香"的奇妙转身

活动尾声,当"你现在更喜欢还是讨厌数学"的问题再次响起,全场94%的学生高高举起"喜欢"的小手。四年级班主任数学老师感慨:"这场讲座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孩子们认知科学的新维度。"

6.jpg

广全学校正打造'科学素养培育生态圈',今天的活动只是起点。未来将持续引进优质资源,让每个孩子都能与顶尖科学家对话,在少年心中播下改变世界的种子。

这场持续近两小时的思维盛宴,不仅刷新了师生对数学的认知,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科学报国的信念。当散场时孩子们仍围着教授追问不休,我们仿佛看见:未来的华罗庚、邓稼先,或许正从这群眼眸发亮的少年中走来。




阅读1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