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沈阳市广全学校迎来了一场教育科研的思维盛宴——由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广全学校承办的2025全国科技周"传递科学梦想"科普进校园活动圆满举行。活动特邀数学教育领域权威专家李忠海教授,为全校教师带来《以科研促教学,一线数学教师的成长之路》专题学术讲座。
【专家风采】
主讲人李忠海教授身兼多重学术身份:
✅ 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科学传播专家
✅ 沈阳市数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 原《中国数学教育》执行主编
凭借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丰富的教研经验,李教授以生动案例为引,为教师们绘制出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的专业成长蓝图。
破局·科研价值再认知
李教授以"三问"切入教师科研痛点:
"教学经验如何转化为理论成果?"
"日常困惑怎样升华为研究课题?"
"专业成长如何突破职业瓶颈?"
通过展示特级教师成长轨迹,揭示科研对教学能力提升、职业发展突破的双重驱动作用。
聚焦·科研方向新维度
针对一线教师特点,提出四大研究路径:
课堂诊断:基于真实教学场景的行动研究
学情解码:大数据支持下的个性化教学分析
课例开发:核心素养导向的创新教学设计
教具革新:跨学科融合的数学实验开发
突破·科研方法工具箱
现场传授"三阶科研法":
▸ 微课题孵化术:从教学日志中发现研究切入点
▸ 数据可视化技术:利用智能平台进行学情追踪
▸ 成果凝练公式:教学案例→研究论文的转化秘钥
进阶·科研成长加速度
提出"三维发展模型":
资源网络:构建高校-学会-期刊联动机制
团队生态:跨学科教研共同体的孵化策略
成果转化:教学成果奖培育的阶梯式路径
讲座过程中,李教授通过"函数概念演变"等经典案例,演示如何将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设计;更以"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为范例,展现科研选题的现实意义。教师们踊跃提问,就课题申报、论文撰写等实际问题与专家深度互动。
本次讲座为教师专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学校将持续搭建科研平台,完善'教学-科研-培训'一体化机制,让教育科研真正成为质量提升的引擎。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科研兴校"战略,助力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奔赴中,书写新时代教育人的专业成长新篇章!